擦亮老屋容顏-基隆知名士紳許梓桑古厝

  

鄉鎮:基隆市中正區

嚮導:基隆青年陣線

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YouthFront/

 

一、校外學習教室介紹

基青陣是由一群20~40歲的基隆青年,利用工作之餘,成立的文史、社區、公民團體。我們都是在基隆港逐漸沒落的時代,在基隆成長,再通勤到外地的青年人。我們見證了這個故鄉從繁華走向冷清的過程,而我們知道,要號召其他如我們一樣的年輕人返鄉,並且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來到基隆,那我們必須要團結起來,而且一定要把感慨與不捨,化為積極的行動,來改變這個社會,這個城市。

以許梓桑古厝為出發,基青陣也在此舉辦了三屆的「梓桑文化祭」,讓地方青年創意手工攤商擺攤,帶動地方文創市集風氣,更讓缺乏文化、公民空間的基隆,有了生氣。

一群剛從基隆港上岸的歐美日韓遊客,對基隆狹小的市區感到好奇,想要四處走走看看。但是他們看到了看似古老的建築,卻不知道背後有什麼故事,他們看到了看似有趣的美食,也不敢貿然嘗試。這時候,有一群帶著微笑,親切向他們打招呼的年輕朋友,前來告訴他們,給我兩個小時,我會帶著你們,把這個小小、美麗而多山的港都走遍,並且,永遠都不會忘了這個美麗的城市,熱情的國家。

我們今年的年度計劃,就是要招募、培訓高中生,用英文向在基隆上岸的觀光郵輪遊客,導覽基隆的歷史、美食、古蹟。

這要從執行團隊,「基隆青年陣線」(以下簡稱「基青陣」)開始講起。

「許梓桑古厝」,一個雜草叢生、垃圾堆積、被人遺忘的古蹟,由一群返鄉的年輕上班族,一點一滴,打造成了地方知名的文化據點、觀光勝地。「許梓桑古厝」復甦的故事,就是基青陣與基隆近年來復興的縮影。

許梓桑古厝,是個隱藏在基隆廟口附近優美古蹟,是由日本時代的基隆士紳,基隆街長-許梓桑先生所興建。隨著子孫分家、年久失修,這個曾經是人文薈萃,基隆「大同詩社」漢詩吟唱的所在地,卻成了連周邊居民都不知道是什麼的老舊房屋。

基青陣發現到這個古蹟,決定發起「雨都復甦文化再造」的環境美化活動,開始定期來這裡打掃。擦亮許梓桑古厝的招牌,也擦亮了基隆作為「文化城市」的形象。古厝經過基青陣連續兩年,每個月一次的打掃,不僅成為了婚紗外拍的熱門景點,更是深度文化觀光的新據點。

由大航海時代發跡而起,最早國際化的基隆,身為基隆子弟的我們相信,越本土的,越國際。基青陣的成員,許多都有在海外「打工度假」與留學、駐外工作的經驗。從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韓國、越南、菲律賓等地方回來的我們,都在思考,到底什麼才能讓國際的,走進本土;讓地方的,走向國際。要怎麼讓每一個踏上這個地方的足跡,都成為基隆多元的內涵,要怎麼讓每一個離開的步伐,都帶著一點基隆與臺灣的美好回憶,是我們最主要的問題意識,也是我們核心的行動目標。

我們走進了社區,為社區居民舉辦導覽研習,培訓古厝周邊與基隆街區古巷的文史導覽人員。我們申請了行政院文化部的青年村落文化計畫,透過與「基隆中學」與「基隆女中」的校長、教務處、社會科教師合作,延攬高中生參加導覽培訓課程,成為「許梓桑古厝與周邊老街」與「雞籠中元祭」的民俗、宮廟、軒社、科儀的導覽人員。我們也在這個計畫中,與高中生共同訪談、編寫導覽手冊,增加高中生課外計畫資歷,為學生在升學的申請計畫提供幫助。在文化部的兩個案子(「雞籠中元記」與「梓桑文化祭」)裡,我們招收的高中志工,約有30人次。

與高中校園的成功合作,讓我們對未來接續更多的相關合作計畫,深具信心。

也因為這兩次成功的經驗,基隆女中歷史科預計今年將開設地方文史認識課程,已經計畫與我們合作,讓基青陣進入,帶領高中生一起學習認識基隆。2016暑期,我們也應建德國中校長的邀約,20個國一、國二的班級,每班各上2堂課,講述公民意識的建立、地方文史踏查等題目。

我們也申請「社區規劃師」計畫(政院營建署與基隆市都發處計畫),提案並執行「梓桑巷磁磚彩繪-社區美化計畫」,透過畫家王傑先生的技術指導,和許多志工、居民共同參與繪製,利用梓桑周邊植物、鄰近廟宇、詩詞的美術元素,創作出以「雞籠八景」為主題的彩繪磁磚,共348片,永久鑲嵌在梓桑巷防空洞的外牆上。

除此之外,我們也舉辦基隆限時現地短片競賽,發掘優秀青年影像人才團隊,提供高額獎金。基青陣積極參與基隆市社區營造中心舉辦的基隆市第一屆公民論壇,與基隆市30幾個社區發展協會接續發表社造成果。團隊也受基隆市政府的火車站南口規畫團隊委託,協同舉辦多場開放給全市市民報名的「市民提案工作坊」、導覽鐵道周邊文史小旅行,與在地居民,一同發想、規劃社區空間。

在此之前,我們不斷深入地方,現在,我們要把地方帶向國際。我們要進一步接軌國際,把名勝古蹟、地方知識、文史民俗,透過英文導覽,向國際發聲。

基隆近年來,從貨運轉型為觀光運輸,再度成為國際旅客的重要樞紐,城市人文景觀改變,國際旅客每年創新高,從2012年的27.4萬人次,到2013成長為39.9萬人次,去年2016年,已經有66.3萬人次,從基隆港上岸,在基隆市區觀光遊覽,港務公司預估,2017年,將會成長到89萬人次。

國際旅客造訪亞洲與臺灣,無非在尋找一個特殊的旅遊體驗。基隆身為全球旅客造訪的首站,也讓人好奇基隆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面貌與體驗可以提供給他們。但是,基隆市本身觀光產業,尚未國際化,標示、導覽、導遊、內容,都有英文化不足,對使用者不友善的缺陷。許多人文景觀的呈現,更需要故事、引導的過程,帶人進入。

我們基青陣的團隊裡,有領有教師執照的高中教師,小學老師,也有從事英文補教業多年經驗老師,在語言訓練的規劃與教學方面,我們具有相當的信心,可以與優質也有實務經驗的英文導覽師資,共同設計出實用且生動的課程。我們更有多次深入社區,培訓導覽員的活動經驗。2017年4月,基青陣更受邀基隆港務公司邀請,前往基隆港出關處,試辦國際郵輪旅客之基隆一日遊深度導覽行程。我們希望在這個時刻,把這個機會開放給更多高中生來參與。

在臺灣全力開始發展觀光產業之際,「外語導覽」將是一個觀光業急需的人才。而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計畫,讓對觀光導覽有興趣的年輕人,不只學到地方的歷史文物,更獲得以英文導覽的經驗,日後,更有機會在基隆就業,成為臺灣的國民外交官,基隆的市民外交大使,不僅與國際接軌,更能推動在地就業。

 

二、校外學習歷程

1.您願意提供什麼校外學習歷程給來到您這間校外學習教室的高中旅行家:

高中生可以透過我們在雞籠中元祭、梓桑文化祭中舉辦的實地導覽、耆老訪談、寫作紀錄的體驗工作坊認識到基隆文化的樣貌,讓高中生未來在介紹基隆時,能夠以第一人稱的參與經歷來跟所有人分享,再加上我們目前也開始與基隆市港務局合作推出「郵輪旅客在地旅遊體驗計畫」,這個郵輪旅客在地旅遊體驗計畫的旅客客群皆來自世界各地,我們將設計給這些搭乘郵輪抵達基隆港的外國郵輪客一場基隆在地的文化導覽旅行,而在這場結合國際與在地文化的導覽旅行中,舉辦外語導覽培訓課程讓高中生參與,讓參與計劃的高中生們不僅學習到基隆在地文化,也一併訓練與外國人介紹自己城市文化的外語溝通講解能力。

2.這個校外學習歷程將如何引發高中旅行家的學習動機?提供哪些「學進去」或「做進去」的經驗:

我們團隊具備有「導覽培訓」的經驗,我們是文化部青年村落計畫的模範團隊,成功培訓「梓桑文化祭」與「雞籠中元記」兩個導覽培訓計畫,培訓將近30個基隆古蹟、街市小旅行導覽員。我們將延續這個成功經驗,在這個學程中,開設課程、田野實作,並且將導覽內容結合英文教學、口說、關鍵字等練習。

一個好的導覽,不只是要考據詳盡、也不只是要譁眾取寵。一個好的導覽,是讓導覽者與被導覽者,共同學習的經驗,並且,過程中有去、不無聊。我們希望引導高中孩子先面對自己熟習的生活環境,探究更深一層的歷史背景、民俗文化,把已知的,豐富起來。這對孩子來說,既不是陌生的,也不是遙遠的,在接觸上、在學習上,都不會造成門檻。提升孩子在掌握這方面知識的自信後,再進一步把英文單字、生活經驗,融合在英語應用上,讓生活的智慧與樂趣,轉譯為可以與國際旅客分享的故事。

只要讓孩子得到第一個來自國際旅客的掌聲與笑聲,自信心就會帶著孩子,「學進去」。

3.想要到這個校外學習教室的高中旅行家最好具備哪些特質或能力?應該抱持什麼態度前來:

我們希望參與這個計畫的高中生樂觀、幽默、外向,不怕失敗、不怕丟臉。這個計畫,雖然是一個以英文對外國遊客導覽的計畫,理應要具備很強的外語能力。但是,其實,從我們在國外打工度假、遊學、工作的經驗來看,人與人的交流,真正重要的,往往是開朗與願意溝通的熱誠。語言技能,可以透過反覆練習來強化,但是,願意開敞的心胸,樂觀外向的特質,才是交心、交流的核心。只要充滿知識、故事、與熱情,就會有讓人難忘的導覽互動。

我們希望參與這個計劃的高中生能夠有一顆想認識基隆歷史、基隆文化的心,謙虛的面對基隆,再自信地與外國遊客分享他眼中的基隆。

4.高中旅行家進行校外學習歷程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

我希望高中生事前要先複習國中英語,以及對基隆文史小故事,有基本的認識。最重要的,是培養願意開口說故事,與人說笑話的勇氣。

5.這個校外學習教室可以接待高中旅行家的時間與人數:

8月

 

 《我的人生第一次環島》簡章

 我要贊助校外學習教室建置

© 2006-2024, 世界公民島 wisland.org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Need Help? Write to us: service@wislan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