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海共生
澎湖縣-七美 生態農業
吳冠臻/漁生團隊‧洄溯有限公司

我們在訴說的故事是...

石滬是人類為生活寄託於大海,以智慧設計出一種兼具傳統環保效益與功能性的誘捕魚方式。其原理為利用潮夕漲退、海水起落,在潮間帶海蝕平臺上,堆砌兩道長弧形石堤,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的捕魚方式。

目前全世界其他地區的石滬約不到 620 口,臺灣澎湖縣現有 592 口以上的石滬,吉貝村佔了 92 座,其數量、面積與密度為全球之冠,具有保存完整與功能價值的石滬群 本計畫希望帶領更多年輕人共同參與澎湖縣石滬群保育,修復計畫,共同保護這全台僅存的特殊漁法,達到永續海洋的生態環境教育訓練。

 

全世界誰在和我們做一樣的事...

其他國家也有很多傳統漁法、漁村透過觀光等方式轉型並保留下來,像是日本的鸕鶿捕魚是一種傳統的捕魚方法,漁民驅使鸕鶿鑽入水中捕捉魚類。根據文史資料記錄,960 年,鸕鶿捕魚就已經被中國人和日本人使用,這種方法也曾被其他國家使用,但是,現在只有中國人和日本人仍然使用這種古老的捕魚方法。

為了控制鸕鶿,漁民必須懂得鸕鶿的習性和馴服它們。為了防止鸕鶿吞食大型魚類,鸕鶿的脖子上系了一根稻草繩子。鸕鶿鑽入水中捕到魚兒之後,會躍出水面,這時候,漁民把它拉上船,捏著它的嘴巴,提起它的腳,魚兒就被倒出來了。鸕鶿捕魚曾是一種生產生活方式,但是,今天的鸕鶿捕魚純粹是為了表演給旅遊者觀賞。

日本北海道的函館,在與日本本州的海底隧道通車後,港口通航功能驟降。但函館居民把原本的倉庫、漁船改裝成很有漁港風情的餐廳、旅館、商店,吸引大量遊客。轉型後的函館甚至贏得世界三大夜景的盛名。舊金山漁人碼頭內,有一整排規劃整齊的攤販,販賣現煮大螃蟹,遠遠就飄來香味。另外還有以馬車改裝的攤販,銷售紀念品。港口旁規劃著行人步道,港灣內設有海狗休息的木板平台,海鷗則在上方盤旋。漁人碼頭已成為舊金山的熱門旅遊景點。

 

我們的工作動力來源是...

讓文化持續感動人心,將永續環境的精神帶回生活日常。

 

世界公民的自信來自…

永續環境的心態與觀念;傳統技法會因時間的牽動而被淘汰,但永續環境的心態與觀念留需要在我們心中,並身體力行。

學習歷程

旅行家態度:

這一堂課程是希望帶領更多高中生或年輕人共同參與澎湖縣石滬群保育修復計畫,共同保護這全台僅存的特殊漁法,而這堂戶外課在太陽底下或是要浸泡在水裡的時間很長,而且還有非常難走的石頭路。希望前來的學生們能夠抱持著勤學與虛心待人的態度,用心去感受先人的智慧。透過「澎湖石滬」倡導珍惜及保存文化資產的觀念與風氣,深刻體認到先民生活智慧的結晶,與生活緊密的牽連與依存澎湖人刻苦、耐勞、辛勤的精神象徵;透過實際參與達到永續海洋的深刻體驗。學習在地過去經驗所累積的文化和故事、了解先民生活的方式是如何與海共生。

© 2006-2024, 世界公民島 wisland.org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Need Help? Write to us: service@wislan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