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日治時期政經中心
高雄市-鼓山區 社區營造
郭晏緹/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我們在訴說的故事是...

哈瑪星是迭然雜陳的歷史街區,展現了不同時光的維度。從幾棟日治時期留存的建築以及棋盤式的街道中,可以發覺高雄最早現代化的軌跡;儘管已不再是港運中心,仍有倉庫、船具鋼索行、船務代理等店號豎立其中,伴隨著迎面而來的海風,彰顯出過去繁華的臨港景象;鐵道遺址言明了漁獲及貨櫃如何經由哈瑪星送進內陸,轉化為供養居民、壯大產業的財富,更使「濱線」一名流傳至今;神祇與飲食則反映出移民的歷程,印證了高雄做為港都的吸引力。

近年來哈瑪星的身分再次受到矚目,在全球性的文化轉向中,其豐沛的價值引起不同關注。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是由在地居民與來自藝文領域的知識青年共同組成,在臺灣的文史保存領域中具有相當的聲望,並且致力於對外賦權,透過講座、導覽、展覽、木工班的方式,吸引許多市民加入維護的行列。會社所守護的新濱老街廓,是全臺首個不以商業活動為依歸,而重視在地生活軌跡的老建築場域。相關運動源於2012年的拆遷危機,彼時高雄市政府看中西子灣與旗津帶來的觀光錢潮,計畫剷除新濱老街廓以興建大型遊覽車的停車場。在會社重視官、企、民協作的多年努力下,如今哈瑪星不僅成為文化部「再現歷史現場」的示範地點,亦陸續吸引青年返鄉創業,展現出顯著的文化取向。

然而,在這看似復甦而欣欣向榮的關鍵時期,更應該問:是誰參與了哈瑪星的轉變?誰能決定哈瑪星的動向?會社向來重視在地產出的動能,期望以「由下而上」的方式,使每一個關心哈瑪星乃至老屋的市民,習得「參與」和「實踐」的能力,為自己居住的城市環境有所建設,而非單向度地接收執政者的支配。

 

全世界誰在和我們做一樣的事...

日本石川縣金澤市的東茶屋街,興建於1820年代,它是當時加賀國的花街,從主要街道向二旁延伸,區域內遍布高級料亭、茶屋等娛樂場所,一到夜晚充滿三弦、小鼓樂音,以及藝妓越街趕場的身影,曾是號稱小京都的金澤市,紙醉金迷的繁華地區。
當武士的時代逝去,藝妓的身影消失,東茶屋街、西茶屋街、主計町三個曾經繁華的區域開始沒落,在拆毀老房子後,一棟棟現代化的建築劃破歷史氛圍,聳然豎立。東茶屋街雖然有懷華樓、志摩茶屋等歷史建築,但是區域內也面臨改建的壓力,老舊的巷弄內,始終不斷在改建,由外而內,直逼核心的老街。

所幸當地的文化團體知道東茶屋街的重要,不僅象徵一個歷史時代,也是未來發展的希望。因此發起了保存運動,遊說老屋屋主不要拆屋改建,也爭取政府指定保存這個區域。
復舊,並不是重返過去生活,除了幾棟原屋結構、空間保留原貌,許多老屋進行內部改造,成為適合居住,或是經商的地方,到現今老街又復活過來,每年數十萬計的訪客,成為居民做生意的對象,甚至原本蕭條的街區,在住滿居民之後,相互的購買就足以支撐當地經濟。

如今,許多老屋依舊慢慢修繕中,特別是修繕的工匠,係由金澤市的市民學校,類似台灣的社區大學,培養一批批傳統建築的修繕人員,著手修復自己故鄉的歷史。2001年,東茶屋街周遭區域,被指定為歷史傳統建物保存地區,展開漫長的修復工程,政府出資修復主要街道的傳統建物,同時也輔助附近老屋修繕,在赭紅格欄特色的低調奢華歷史風格下,慢慢將東茶屋街復舊起來。

從繁華到沒落,再邁向重新振作,日本讓老屋重現新價值。

 

世界公民的自信來自…

由於網際網路與運輸科技的發展,當代社會打破時間與地理的限制,使全球性的交流成為可能,大量的知識與產品快速流通,現代性與創意轉向成為顯然的進步指標。然而,全球化也產生相應的問題:視覺霸權幾乎麻痺了城市居民的感官,沒有個性的建築、高度重複的商標、統一生產的商品,使人迷失在全球化的均質中,與居住的土地斷了根源。

在此處境下,做為一個「面對世界快速襲來的公民」究竟應如何建立起自信?我們認為最需回歸到對生活空間的認識,藉由了解生活的節奏與需求,從中探查出文化獨特性,進而建立起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再者,透過創意的轉譯作用,將在地文化與全球思維的「新與舊、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同質與異質、單一與多元、本土與外來」等觀點融合,開啟土地於象徵經濟/創意經濟轉向的發展位置,並使參與其中的人,接繫起「土地─自己─世界」的橋樑。

學習歷程

《我的人生第一次環島》校外學習歷程:

在哈瑪星,《我的人生第一次環島》計畫,將透過走訪新濱老街廓,深入了解哈瑪星作為高雄最早現代化之地的歷史脈絡,探查海港聚落獨有的氛圍與風情。並認識現正執行的「興濱計畫」,其中牽連了哪些單位?哪些問題?背後有如何的政策邏輯與民間思維?不同社群對哈瑪星有如何的想像?

 

《青春作夥:有任務的旅行》校外學習歷程:

本計畫則希望在哈瑪星的轉型時期,透過田野調查了解城市中不同社群對地方的記憶、期待與想像。將以工作坊形式,誘導學生實作與學習:首先讓學生自由體驗哈瑪星的街頭風情與生活步調,接著再與《城市的意象》提出的規劃工具接合,設計街頭調查的範本,並實際將結果製作為地圖。希望高中生參與兩個月的工作期,每週至少三天,每天五個小時。計畫首兩周讓學生親近探索哈瑪星,繪製自己的「哈瑪星意象」地圖;第三周設計調查範本並進行測試;第四周至第七周進行街頭訪查,並完成地圖的製作;第八周進行總分析與成果發表。

 

提供「學進去」或「做進去」的經驗:

透過自由探索的設計,使學生能發現自己有興趣的議題,並且與其他成員或當地社群的關懷面向進行對應,進而建立起對「學習」的自發感;會社將提供「觀察」、「紀錄」、「描繪」、「差異化」的實務練習,使學生獲得社會參與的經驗。

 我們希望透過實際的調查參與,使學生體認到「自己具有改變的力量」,並且理解面對全球化處境時更應回歸到「在地的日常生活」,由中找出文化的獨特性與風格,建立起文化自信與主體性。

 

旅行家態度:

學生需對文史具有熱情與想像力,但同時必須是務實的,能夠經歷街頭訪查的酷熱與挫折;特別歡迎未來有志從事藝文工作的對象,會社將安排專員帶領學生走訪街頭,認識非營利組織的運作與發展。

我們希望學生具有「自發」與「好奇」的精神能主動探索哈瑪星場域。畢竟,在設計思考中,最初且重要的關鍵是:如何面對問題?

 

旅行家功課:

需了解哈瑪星所在地理位置,以及非營利組織具有的性質。

 

可接待時間與人數:

寒假暑假皆可。每週二至四 11:00-16:00。

 

可以提供的接待服務: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電話:07-531-5867;聯絡人:李昀希/louis.exhibits@gmail.com (因未配公務電話,請學生統一以email聯絡)。

參加《我的人生第一次環島》計畫、到訪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學生,會社將安排專員帶領學生走訪街頭:指導費每人250元/小時。

餐食資訊:會社附近有許多哈瑪星在地小吃,並且鄰近西子灣捷運站出口。

住宿資訊:推薦鄰近的「山蘇」及「塩旅社」,請自行聯繫。

© 2006-2024, 世界公民島 wisland.org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Need Help? Write to us: service@wislan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