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長:吳俊輝 臺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專長:現代宇宙學

 

吳俊輝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Hackathon常以音譯翻作中文,稱為黑客松,這個英文字最早出現在1999年,是將hack及marathon兩個字融合而成。hack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電腦駭客hacker這個字的動詞或名詞,只是它在此處並非意指犯罪式的電腦網路攻擊或入侵,而是指一種「探索式」的程式編寫過程,而marathon就是俗稱的馬拉松,具有持久賽、拼耐力的意思,把這兩個字合起來,當初的意思就是指程式設計馬拉松,通常是一連數日的比賽。然而發展至今,黑客松的意思已演變成不同專長背景的人組隊、共同發揮創意、探索解決同一問題的過程,常以競賽的型式進行,這些人不一定需要具有程式設計的背景,而競賽的主軸也已著重於以新發想來解決問題。

Hackathon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利用很低的時間及物質成本,結合不同專長的人,集思廣益,來解決當下各領域中的棘手問題。天然資源的不足是台灣長期的問題,但也因此造就出台灣堅強的軟實力,就年輕世代而言,我國在各項的國際科學競賽中 (包括物理、化學、數學、資訊、生物、地科等),經常獲得個人或團體的總冠軍,然而這些年輕的優秀個體,其能量經常隨著生涯規劃的不同而分散到各行各業中,就中生代而言,即使擁有一身絕技,卻常因為受到商業文化的束縛而無法與異業結合、發揮創意、一展絕技。Hackathon則是將這些人才重新融合的有效平台,它不需要天然資源,只需要深厚的軟性專業以及無比的創意,而這正是台灣當下的軟實力所在。

Hackathon發展至今,就所欲解決的主題而言,可分為幾個主要類型,傳統上是以程式語言或應用程式為主軸,尤其是以手機APP為主軸,近年來已徹底一般化,有的是小規模的解決單一軟體問題或是解決公司內部問題,有的則是針對特定族群,例如青少年或電腦初學者而舉辦的,最大規模的則常是在為國家或社群解決問題,包括科技、經濟、永續等全面性的問題。例如美國國務院及NASA都有各自主辦全球性的Hackathon,多半是關於物種、人類、與環境在當下所面臨的永續發展問題。

今年台灣首次被納入賽區的International Space Apps Challenge (即 NASA Hackathon) 就是一例,旨在鼓勵全球民眾利用NASA的開源數據(Open data;免費開放

 

給全球使用的科學數據),提出軟體、硬體、視覺化數據、或創新設計的「解決方案」,以解決與太空或地球相關的任務挑戰。自從2012年開辦以來,總共已有來自61國的161個城市、總計15,409人參賽,並提出超過1300個提案。歷經五年,該活動已成為NASA的年度盛事,今年將是第六屆,已於4月29至30日在全球同步舉行。今年度的「NASA黑客松」將以「地球」作為主題,全球有187個城市共計約25000人參與,台灣則有約240人共57隊參與,目前已選出冠、亞軍及最佳人氣獎,進軍國際參加複賽。

台灣目前雖然已有多個Hackathon競賽及社群,但多為平行發展,因此未能形成所謂的文化,因此台灣在未來發展的重點,第一步應是串聯這些社群,進行橫向的聯結與分享,然後發展擴大,以期能塑造出台灣本土性的Hackathon文化。台灣現有的Hackathon主要分為幾個社群,商業性或鄉民性皆有,包括學生社群、資訊業社群、金融業社群、鄉民社群、以及目前透過NASA Hackathon正在成形中的跨領域全民性社群,這是一個契機。

台灣長期因為公職薪資的僵化,所以資訊人才都暗藏民間,致力於商業需求及議題,以致公部門中長期嚴重缺乏資訊及跨領域基礎人才,來協助解決政府所面臨的各種棘手問題,不久前戶政系統層層外包以致輪於陸商之手,就是冰山一角。因此,台灣若能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本土Hackathon文化,就能以民間之力來協助解決公共議題,喚醒本土自救的自覺,就如同NASA Hackathon的精神一樣,期能用地球人不分國界的群體智慧,來共同解決地球村問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文化,而這個文化已經在暗處慢慢蘊釀,只差臨門一腳了。

台灣各黑客松社群中的高手備出,由此回的NASA Hackathon中即可看出,雖然因為場地限制只錄取了57隊同場競技,然而這些隊伍中其實已包含有以上所提各個社群中的代表性隊伍,包括Microsoft、Intel、IBM、痞客邦、大學生、鄉民等的團隊,競爭格外激烈。這是台灣第二次的國際性Hackathon,以國際性而言則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這回我們真的看到這些本土潛藏的堅強實力,讓人感到很振奮。長期以來台灣的黑客松都多少帶點宅味,真正的高手不見得會為了獎金參賽,更不會為了出名而參賽,而只是參加他有興趣且認同的比賽,但此回則是看到大家多少放下己見,共同為了關心地球村的大議題而前來參賽。台灣當下有許多大的社經政問題,並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眾人才們對這些問題沒有施力點,因為他們大都不在公部門中。因此驅使我們的動力來源,即是看到此間轉型的契機,眾人才們將可以透過黑客松,把自己對社經政的批判,轉化為實際解決問題的正向能量!

黑客松最早本來就是軟體公司內為求速解而發想出來的活動,如今已經成為各大小社群集思廣益尋求解決方案的高效能第一步,此間的關鍵,除了跨界性的參與,還有開放科學(Open Science)這個元素。開放科學包括了開放數據 (Open Data)、公民科學參與 (Citizen Science)、群眾外包 (Crowdsourcing)、開放原碼 (Open Source) 等等。就台灣而言,產、官、學研界的投入應包含以下各元素:

(1)  產業界:應不吝鼓勵所屬參與黑客松,尤其是公辦的黑客松,並給予相關活動的必要金援,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同質產業間也應多舉辦黑客松,目前台灣只有金融界有比較具規模的黑客松。

(2)  官界:應推動立法讓開放大數據及開放資源得以落實 (例如健保資料的不記名開放),並以政策方式協助培植本土黑客松文化的形成。

(3)  學研界:應積極提供相關的基礎專業與引導,以讓參與者能事半功倍。在我們所參與過的黑客松活動中,經常看到的問題就是互補性專業間的整合不足,例如資訊專業的人才大多不懂地球科學,後者要有學研界的參與及輔助才行,因此我們每場比賽都設有學術專業諮詢桌,供參賽者諮詢,但這是被動的作法,最好是學研界能主動參與。也就是日後每次的黑客松,都主動媒合學研界進入活動圈。

以上各項雖非一蹴可及,但若能透過共識來共同推進,則台灣將能更有效地發揮這長期潛伏的軟實力,協助解決本土性及全球性的挑戰。

© 2006-2024, 世界公民島 wisland.org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Need Help? Write to us: service@wislan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