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長:林志峰 博物館產業研究室主持人
專長:博物館產業、策展、展場設計

 

林志峰 博物館產業研究主持人

城鄉特色發展猶言在耳,社造活動也超過二十載,然而接踵而至的問題恐怕是政策所無法承受的。多年來,地方依賴中央政策下指導棋,往往不能解決即時性問題。也許在未來,地方文化自治強過中央政策,地方包圍了中央,各地發出微光,照亮臺灣文化的多樣性,讓公部門退場有理。

當教育政策公平化的同時,人人都接受教育,但學習什麼專長?畢業後又往何處去,似乎是個未知。留在家鄉的長者因年輕人口流失,老人生活負擔轉移成全民的社會成本。青年返鄉喊得響亮,回家又能做什麼?所學又是否可以用上?

從就近就學、就近就業、老人長照、繁榮家鄉的期許下,將鄉鎮DNA透過博物館展演的法則,告訴大家「我們有真正的東西」,傳達家鄉的「想法、訊息、情感、價值」,家鄉就是博物館。

塞文河潺潺流過特爾福德(Telford)千百年,十八世紀工業1.0掀起產業高潮,煤、鐵、瓷土、水資源提供原料與動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第一座鐵橋。事過境未遷,經過十九世紀的蕭條,二十世紀中後期以這座劃時代的鐵橋為名,設立幾座小型博物館及觀光工廠,包括環境復育,重現維多利亞時期的風光。小鎮沒落中走出新方向,這新方向也許稱為生態博物館,也許是世界文化遺產,都將成為永恆的銘記。

英格蘭東北哈利波特取景的地方,威爾河在這裡大轉彎,形成一個易守難攻的地形,一千年來杜倫古堡與杜倫大座堂是文化遺產也是英國鄉紳的住居。繼劍橋、牛津,杜倫大學是英國第三古老大學,學人穿梭古老街道,偶爾也看見像哈利波特一般穿著的杜倫公學小朋友,走一趟千年小城感染英國文化古鎮的獨特畫面,強勢展現地方品牌。

英國各地均能發展在地性,在遠看都很接近的風貌下,近距離其實都各有不同,這些不同的主題是經過某些機制與反思而形成。除了鐵橋、杜倫,莎士比亞故居史特拉福、羅馬浴池巴斯、維京人盤踞的約克都有不同的地方品牌等著世界各國觀光客上門。

重新體認每一個在地人都是一個研究人員,家鄉就是博物館。其實有這樣概念的人就是專業策展人,從此,我們追求零預算的博物館。未來地方文化自治區的革命實驗必將成功,藉由在地人說在地事,形成有共識的地方學,用微文化、弱文物的微光點亮全台灣。

在臺灣,地方自明性模糊,老街、小吃、土產思維下岌岌可危,藉在歐洲小城近身觀察,搜羅機制和緣由以享臺灣小鎮。長時間服務於專業博物館,早就發現這些沒有共同記憶的菁英文化並不是全民的期待,也不是適合對外人分享,唯有在地才是台灣整體文化的象徵。

文化策略並不輸給軍事策略,新國力勢必從地方包圍中央,由小看大,國力可長可久。學術界不應用狹窄博物館觀念偏廢在專業博物館,更應走出殿堂,迎向在地。中學教育應傳遞正確人生觀,協助學生升學時立下負責任的未來方向。地方文史工作者最應該拋棄成見,張守歡迎學子的加入,在地文化可長可久。企業最划算的投資便是用在地人口,多重獲利,員工最能掌握在地資源,提供企業最好品質,也就近照顧家人,各地方最好由當地企業投資「鄉鎮博物館」計畫,一舉數得。

© 2006-2024, 世界公民島 wisland.org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Need Help? Write to us: service@wisland.org